二零二五年二月二日


獻主節答唱詠選自聖詠第24篇。

這是達味君王,為抬約櫃進耶路撒冷而作(見撒下6:12-19; 編上15-16章),並安排肋未人與百姓沿途對唱。按學者們研究,用現時的節數,大約是肋未人唱單數詩節,百姓唱雙數詩節;並以第1至6節為前半段,7至10節為後半段。原文在第6節結束及第10節結束時有「休止」的符號,學者們未有一致的意見解釋當中意義。《思高聖經》的編譯者認為「休止」是伴唱的樂器停止奏樂,供百姓靜默和俯伏朝拜。今日彌撒讀出這聖詠的後半段。

答句是第10節的末句(誰是這位光榮的君主?其實這位光榮的君主,就是萬軍之軍的上主)而來,表明這位由童貞女誕生的兒子,並於出生後四十天進入聖殿,是真正的君王、天主子、救世主。

第7節(城門,請提高你們的門楣,古老的門戶,請加大門扉,因為要歡迎光榮的君王)和第9節(城門,請提高你們的門楣,古老的門戶,請加大門扉,因為要歡迎光榮的君主),達味把「城門」擬作人,要它提高擴大,這極為活潑的筆法是為表達人民對默西亞君王來臨的雀躍與興奮。降生成人的聖子進入聖殿,確是天上人間的喜樂大典。

第8節(誰是這位光榮的君王?其實這位光榮的君王,就是萬軍之軍的上主),達味用問答的方式表明默西亞君王完全的勝利。聖子首次進入聖殿,預示了聖子第二次光榮來臨時,整個宇宙成為新天新地,成為新的、永存的聖殿,天主永遠與得救的人同在。


~勝文神父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