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日


本主日答唱詠選自聖詠第八十篇,是一位叫「阿撒夫」的詩人(或他的後裔)所作的「哀歌」。詩人的年代與事蹟皆不可考,但從內容推論,應和以色列民族戰敗有關。學者大都以北國被亞述滅亡後(主降生前721年,見列下17章),或瑪加伯時代以民與敘利亞帝國苦戰時(主降生前167年,見加下8章)的作品。無論如何,這是以色列子民在國難當前,共同向上主請求救援的禱詞。

答句出自第4節(天主,求你使我們能以復興,顯示你的慈顏,好拯救我們),是以色列子民由國破家亡後相當普遍的祈禱,懇求上主復興以色列國昔日的輝煌。「請顯示你的慈顏」也譯作「求你的臉發光」,似在預示耶穌顯容(瑪17:2; 另見谷9:2; 路9:29)。

第2至3節(以色列的牧養者,懇求你留心細聽,你率領若瑟的子孫有如率領羊群。坐於革魯賓之上者,求你大顯光榮。於厄弗辣因、本雅明和默納協之中;求你發顯你的威能,快來作我們的救星!),以民屢次用「牧者」稱呼天主(見創48:15; 創49:24; 詠18:11; 詠23等);「坐於革魯賓之上者」則專指「約櫃」,即上主在他人民中的「御座」。以民按厄則克耳先知的話,約櫃是上主御座的腳凳,之上就是抬著整個約櫃的天使(革魯賓),上主就坐在天使之上(參考則10)。

第15至16節(萬軍的天主,求你領我們回去,求你從高天之上垂視而憐恤!求你常看顧這葡萄樹,和你右手種植的園圃,保護你所培養的小樹),「萬軍的天主」來自以民逐步遷入客納罕地時,必須與聚居於客納罕的原居民激戰(見若蘇厄傳和民長紀),是上主讓以民戰勝,再稱頌祂為「萬軍的天主」。以民習慣以「葡萄」或「葡萄園」自稱(見瑪21:33-46),因栽種培植葡萄需要大量人力,釀製葡萄酒就更費功夫,好像天主必須廣施恩寵才能讓以色列安居於客納罕。這兩節是以民繼「牧者、萬軍的天主」後再稱上主為「葡萄園的主人」,懇求祂的慈愛和憐恤。

在第18至19節(願你右手扶持你右邊的人。並扶助為你所堅固的子民!從此,我們再不願意離開你,賜我們生存,為能傳揚你名)提及:在天主「右邊的人」,聖經學者一致認為這就是「默西亞」,以民因默西亞的到來而復興。因此這聖詠除了回應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向上主的呼求,也暗示默西亞的到來。


~勝文神父~